首次明確了不同水體監測和評價的代表性生物類群,其中,《水生態監測技術指南 河流水生生物監測與評價(試行)》(HJ 1295—2023)主要針對河流(不包括河口)中著生藻類、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魚類等三類具有河流水生態狀況指示意義的生物開展監測;《水生態監測技術指南 湖泊和水庫水生生物監測與評價(試行)》(HJ 1296—2023)主要針對湖泊和水庫中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大型水生植物...
標準在充分調研國內外相關技術方法和指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和需求,針對河流、湖泊、水庫等水體,規定了水生態健康評價的原則、工作流程、評價對象、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提出由生態需水滿足程度指數、水系連通指數、岸帶干擾指數、棲息地干擾指數等物理指標,自凈指數、純凈指數、營養物指數等化學指標,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數、浮游動物完整性指數、著生藻類完整性指數、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完整性指數、魚類完整性指數等生物指標構成的水生態健康評價指標體系和計算方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于生物毒性的標準 GB/T 34666.2-2017 水質基準數據整編技術規范 第2部分:水生生物毒性 國家質檢總局,關于生物毒性的標準 GB/T 31270.21-2014 化學農藥環境安全評價試驗準則 第21部分:大型甲殼類生物毒性試驗 GB/T 29881-2013 雜項危險物質和物品分類試驗方法 水生生物毒性試驗...
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60%以上的面積被水所覆蓋,它孕育了水生生物,從肉眼看不見的微型藻類,美味可口的對蝦,到賞心悅目的觀賞魚類和植物等。 水生生物主要由浮游生物、底棲動物、魚類、大型水草組成。...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