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POCT檢測項目及臨床意義(二)
肌鈣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
肌鈣蛋白-I和肌鈣蛋白-C及肌鈣蛋白-T一起,在調節肌肉收縮中發揮重要作用。心肌型肌鈣蛋白(cTnI)與骨骼肌型肌鈣蛋白異構體氨基酸差異為40%,在其N-末端含有額外的31個氨基酸殘基,分子量為24000道爾頓。cTnI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或缺血性損害發生后數小時內即釋放入血,在胸痛出現后4-6小時內血清中cTnI即升高,在大約12小時達峰值。在AMI發生后3-10天內cTnI一直保持在升高狀態,覆蓋并跨越了CK-MB及乳酸脫氫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診斷窗口期,并較CK-MB有更好的心肌特異性,有利于與骨骼肌損害如外科手術、外傷、訓練過度或肌肉組織病相區別。
有研究表明,cTnI可作為非穩定性心絞痛病人心臟病發作的預測因子,便于及時發現危險并及時采用糖蛋白Ⅱb/Ⅲa受體拮抗劑(glycoprotein Ⅱb/Ⅲa-receptor antogonist)治療。所以cTnI在鑒別有急性冠狀動脈癥狀病人時發揮重要作用,這種病人發生心臟病的危險性很大。
檢測目的:
確定是否有心臟病發作,幫助診斷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檢驗地帶網
胸痛懷疑有心臟病發作時在12~16小時內測定2-3次。
心臟病發作時,肌鈣蛋白釋放入血,血中肌鈣蛋白濃度升高的時間要比其他標志物如CK、CK-MB、肌紅蛋白(Myoglobin)維持時間長,因而對胸痛一天后才延遲就醫病人的檢測更顯重要。?
檢測胸痛病人的肌鈣蛋白水平,看其是否有心臟病發作及其他心臟損害。胸痛可能的原因有:心臟病、胃部劇烈疼痛、胸部肌肉緊張及其他原因。由于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運動時心臟供氧不足會造成胸痛,休息時則疼痛消失,稱為勞力型心絞痛(Exertional Angina)。
有時,小的血凝塊會在血管內形成,使病人在休息時也胸部疼痛,若凝塊自行溶解,胸痛會停止,稱為不穩定性胸絞痛。心臟病發作時(心梗),血凝塊持續存在引起心肌細胞缺氧死亡,釋放出其內容物,包括肌鈣蛋白、肌紅蛋白和CK等。
研究發現不穩定性心絞痛可表現為正常的 CK
、
CK-MB 及肌紅蛋白,但肌鈣蛋白會升高 ,這樣的病人在接下來的數日內有患心梗及其他嚴重心臟病的高危險性。
現在許多醫生檢測患不穩定性心絞痛病人的肌鈣蛋白含量以鑒定心臟搭橋手術(heart bypass
surgery)及冠狀動脈擴張術(angioplasty,用氣囊打開阻斷的心臟血管)的有效性。
正常情況下,肌鈣蛋白水平很低,即便輕度升高即可提示有心臟損傷(不穩定性心絞痛或心梗)。心梗后1~2周內肌鈣蛋白值仍會高于正常,且通常不受其他肌肉損傷影響,所以肌肉注射、創傷事故(accidents)、劇烈體育活動和有肌肉損傷副作用的藥物都不影響肌鈣蛋白濃度。
??肌紅蛋白(Myoglobin,Myo)
?【參考值】 0-120ng/ml
?用于確定是否有肌肉損傷,特別是心肌有損害。
肌紅蛋白是骨骼肌和心肌細胞質中高度折疊的球形血紅素蛋白,其功能是儲備氧并給肌細胞供氧,分子量約為17800daltons,由于其分子量相對較小,又存在于細胞質中,所以肌細胞損傷后會迅速釋放,比其他心血管指標升高更早 。
在急性缺血性心臟病,如急性心肌梗塞(AMI)時,可見血中肌紅蛋白暫時性升高,在AMI發生后2-12小時內檢測血漿和血清中肌紅蛋白,并結合心電圖檢查會顯著提高AMI早期診斷的準確性,監測血紅蛋白水平也有助于評價溶栓治療的有效性。
由于肌紅蛋白在骨骼肌和心肌中都有,二種肌損傷都會引起肌紅蛋白升高。升高可見于以下情況:骨骼肌損傷、骨骼肌或神經肌肉疾病、心臟搭橋手術、腎衰和劇烈活動等。
檢測時機:
在懷疑是由心梗引起的胸痛出現后的每隔2~3小時;一般不單獨測作為心血管標志,常與肌鈣蛋白一起用于排除心梗。心梗發生后肌紅蛋白是血中升高最早 的標志物。
肌紅蛋白在肌肉損傷2-3h內升高,8-12h達峰值,損傷發生一天后恢復到正常水平 ,因此常用于急診室病人檢測以排除心梗。?
結果臨床意義:
肌紅蛋白升高意味著最近有心肌或其他肌肉組織的損傷,若胸痛5h后肌紅蛋白不再升高,一般會是心梗。
由于肌紅蛋白也存在于其他肌肉組織,其升高時需其進行他測試如CK-MB 或肌鈣蛋白來區分是心肌損傷還是骨骼肌損傷。事故、外科手術、肌營養不良等任何肌病都會引起CK升高。
肌紅蛋白通過腎臟從血中清除,腎衰可引起肌紅蛋白升高,高強度體育鍛煉也可使肌紅蛋白升高。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參考值】???????? 0-24U/L?檢驗地帶網
用途: 確定是否有心梗,溶栓治療是否有效。
臨床意義:
CK-MB是CK的三種同工酶之一,在心肌中含量最高,分子量為84000daltons,心肌細胞有任何損傷都會引起CK-MB升高。CK-MB在其他組織中也有,但含量都很低。在沒有大的肌肉損傷時,血清中CK-MB升高提示可能心肌梗塞。CK-MB在心梗后為暫時性升高,若其濃度隨時間無明顯的變化,有助于排除心梗。溶栓藥物有效使血栓溶解后,CK-MB會有一個迅速的升高和降低變化,通過幾次測定來監測血中CK-MB的變化,可幫助醫生判斷溶栓是否生效。檢測CK-MB也可幫助評價急性冠狀動脈栓塞后再灌注效果。
心肌梗塞后血中CK-MB濃度迅速升高,為準確診斷,應在相關癥狀出現后通過系列測定監測CK-MB濃度變化,CK-MB在胸痛癥狀出現后10-24h達峰值,于72-96小時回落至正常水平。CK-MB濃度迅速升高或早期即達峰值指示有再灌注發生。?
? 由于其他組織中也含有低濃度的CK-MB,CK-MB和總CK升高并不一定由心肌梗塞或再灌注引起。長跑、高強度體育鍛煉時骨骼肌也會釋放使CK-MB升高;急性骨骼肌外傷、皮肌炎(dermatomyositis)、多肌炎(polymyositis)和肌營養不良(muscular dystrophy)、腎衰、外科手術也會使CK-MB和總CK升高。
骨骼肌嚴重損傷可使CK-MB升高,但一般CK-MB/總CK不會升高。
胸肌中CK-MB比其他肌肉(除心肌外)多,呼吸困難者不得不用胸肌呼吸,因而會使血中CK-MB升高。
腎衰者CK-MB會升高,慢性肌病、甲狀腺素水平低、嗜酒偶爾可使CK-MB升高,與心梗相似。
前列腺特異抗原(PSA)
【參考值】?? PSA<5μg/L, FPSA<1μg/L,FPSA/TPSA(FP/TP)可疑惡性腫瘤?
?<18%;可疑良性腫瘤>18%,正常值隨年齡增加而輕度上升。
檢測目的:
篩查和監測前列腺癌,建議45歲以上男性每年查一次。用于輔助診斷前列腺癌,指導前列腺癌病人的治療。
PSA由前列腺細胞合成產生,是前列腺癌的極好標志物,PSA在血中以游離和與其他血清蛋白結合兩種形式存在。男性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或前列腺癌時PSA可升高。
測定血中游離PSA(free-PSA)與總PSA比值有助于區分前列腺癌與其他非癌性疾病,可幫助預測前列腺癌是否為侵襲性(aggressive),且生長迅速。
一般測總PSA用于篩查,當總PSA僅輕度升高時,補測游離PSA,計算二者比值以用于鑒別診斷。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見的腫瘤,發病率約為10%,前列腺癌由于缺乏癥狀難于早期診斷,因而需要簡便、安全、經濟的診斷方法。
PSA測定對前列腺癌病人極為重要,病人手術切除后或治療后,PSA持續升高往往提示有殘余癌或復發。PSA檢測可與直腸指檢及超聲診斷三者結合,但PSA的準確性要比其他兩種高。
注意事項:
1. 正常總PSA值<4.0ng/ml,若>10.0ng/ml則前列腺癌可能性極大。4.0~10.0ng/ml之間多為前列腺肥大(Benign Prostatic Hypertrophy,BPH),前列腺炎時PSA也會升高。
2. 總PSA介于4.0~10.0ng/ml之間時,測游離PSA有助于預測前列腺癌的可能性,free-PSA>25%時提示癌變可能性較小,free-PSA所含比例越小,越有可能是前列腺癌;比值有助于幫助醫生作出治療選擇,減少非必要的活組織檢查(如穿刺等)。最近有研究表明free-PSA<14%時,提示腫瘤惡性程度較高。
3. 前列腺穿刺和前列腺切除手術后短期內會使PSA水平顯著升高,因而應在術前抽血,或在術后6周再抽血檢查;劇烈體育活動如騎自行車可影響PSA結果;并非所有前列腺癌時PSA都升高。
Free PSA(游離PSA)
與總PSA聯合用于50歲以上,總PSA介于4-10ng/ml的男性,通過計算游離PSA的所占百分比,幫助鑒別前列腺癌與前列腺肥大。BPH病人的游離PSA百分比顯著高于前列腺癌。?
PSA是人激肽釋放酶(血管舒緩素)基因家族的一員,是具有胰凝乳蛋白酶(糜蛋白酶)樣活性的絲氨酸蛋白酶。成熟的PSA是由237個氨基酸組成的單鏈糖蛋白,含有7-8%的糖,形成一個N-連接寡聚糖側鏈,PSA的分子量約30000daltons。www.labdd.com
PSA主要由前列腺的腺上皮細胞合成,高濃度地分泌入精液中。尿液和血清中也有PSA。PSA的功能是通過其蛋白水解作用裂解精液中的膠樣蛋白,使精液從膠樣液化,增加精子的活動性。少部分的PSA可通過前列腺“漏”入血液,PSA濃度升高與前列腺疾病相關,如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及前列腺癌。
PSA在血中有三種存在形式:①絲氨酸蛋白酶抑制劑α-1-抗胰蛋白酶形成復合體(PSA-alpha-1-antichymotrypsin,PSA-ACT)。②游離PSA,血清中絕大部分游離PSA為非活性形式,不能與蛋白酶抑制劑形成復合體,可以是酶原(zymogen)形式的PSA,也可以是無酶活性的裂解形式的PSA。③與α-2-巨球蛋白(alpha-2-macroglobulin,AMG)形成復合體,此種形式的PSA由于其抗原表位被α-2-巨球蛋白遮蓋,目前不能用免疫學方法檢測到這部分PSA。
注意事項:?
經直腸指檢會顯著改變PSA比值測定結果。另外,前列腺癌按壓、超聲、膀胱鏡檢查,針穿刺、射精針穿刺都會是結果顯著升高;因而應在這些檢查之前采集標本。激素治療會影響PSA的表達,經激素治療后的標本檢測到PSA濃度低并不能反映前列腺癌殘余和復發。?
?
? ?BNP(B型鈉尿肽)
檢測目的: 幫助診斷充血性心衰有無及嚴重程度。
檢驗時機:
有心衰癥狀(呼吸短促,疲乏等),或心衰治療中。
ProBNP由心臟合成,經裂解成的兩部分:BNP(激素類物質)和 NT-proBNP(為proBNP的N末端),BNP和NT-proBNP主要存在于左心室。當心衰、低血壓(心臟泵血功能差所致)、左心室“牽拉”過度(肥大)時,作為自然響應,心臟釋放BNP,NT-proBNP。?
【臨床意義】??? 其含量與心室的壓力、呼吸困難的程度、神經激素調節系統的狀況相關,是心功能紊亂時最敏感和特異的指標之一。可協助診斷充血性心力衰竭,判斷病情的嚴重程度和預后,以及指導治療等。
檢測重要性:
目前心衰診斷是通過癥狀(呼吸困難、氣喘吁吁、疲乏)聯合胸部X-線、及超聲波心動描記術(echocardeography)。由于引起心衰的原因有多種,上述診斷方法常會把心衰誤診為其他疾病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BNP和NT-proBNP水平可幫助醫生區分心衰和其他疾病,如肺病等。?檢驗地帶網
高出正常值的結果提示有心衰,血中BNP和NT-proBNP濃度與心衰嚴重程度,及病人預后密切相關(越高程度越重)。
用途:
下列情況可考慮檢測BNP或NT-proBNP:?檢驗地帶網
1. 查見有可能是心衰引起的癥狀時。
2. 急診病人危重時用于判斷是否有心衰或心功能異常。?檢驗地帶網
3. 監測心衰治療效果。
診斷充血性心力衰竭
【參考值】??????? <80 pg/ml
癌胚抗原(Cancer Embryo Antigen CEA)
?【參考值】??????? <5μg/L
檢測目的: 幫助對腫瘤預后及其治療效果監測。
臨床意義:
? 升高主要見于結腸癌、直腸癌等,其他惡性腫瘤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可用于術后及化療后的療效觀察和預后判斷。直腸息肉,結腸炎,肝硬化,腎功能異常時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陽性率較低。
CEA在健康人血中含量極低,成人血中含量升高提示可能有癌。但不能指示是何種癌,常用于胃腸道腫瘤監測。
腫瘤治療后CEA持續升高強烈提示有隱性轉移和/或殘余癌。CEA持續升高也與癌的進展相關,或表明治療效果差。CEA逐漸降低則表明預后較高,治療效果較理想。CEA對腫瘤病人的治療監測非常有用,可以觀察腫瘤切除效果及復發情況。
可用CEA檢測結果判斷胃腸道癌尤其是結腸癌的分期、范圍和預后。
CEA對監測其他腫瘤也有幫助,如:直腸、肺、乳腺、前列腺、肝、胰腺、腎和卵巢腫瘤。
1.最初檢測時,腫瘤較早期或較體積較小的病人CEA水平正常或稍高,在腫瘤晚期或全身擴散的病人,CEA水平較高。
2.若治療后CEA降至正常,表示腫瘤已被清除。CEA持續穩定升高有時是腫瘤復發的首發表現。
3.腫瘤擴散到其他組織時,血中CEA水平升高,且其他體液中也會檢出CEA,如腦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檢出CEA,提示有中樞神經系統轉移。
標本采集與處理:
1. 血清或血漿(EDTA或肝素抗凝)。
2. 標本2-8℃可存放24h,若24h內不測,應凍存于≤-20℃,可凍存長達12個月而對結果無影響。
注意事項:
1.在炎癥,肝硬化(cirrhosis)和胃潰瘍(pepticulcer)時,CEA也會升高。
2.吸煙者CEA會比不吸煙者高。
甲胎蛋白(Armour Fetus Protein? AFP)?www.labdd.com
【參考值】???????? <20μg/L
?檢測目的:
篩查并監測肝臟、睪丸(testis)和卵巢癌的治療。?
什么時候查??www.labdd.com
1. 懷疑有上述癌時。
2. 上述癌治療后監測。
3. 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時。
臨床意義:
用于診斷肝細胞癌、睪丸癌和卵巢癌及它們的治療監測。也用于檢測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病人是否有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