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院內POCT質控管理 突破臨床診療發展瓶頸
床旁檢測(POCT)在危重病急救患者的快速診斷、動態監測和治療效果評估方面得到了廣泛認可,而在實際應用中,仍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日前,在 “POCT 質控管理交流沙龍”上,廣東省人民醫院副院長何斌、廣東省人民醫院設備材料科科長鄒明華、北京大學深圳醫院急診重癥醫學部主任張衛星、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二 附屬醫院心內科主任兼大內科主任王偉以及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檢驗科主任劉敏等專家,就目前POCT存在的問題和發展前景進行了深入探討,分享了各自醫院 在POCT管理方面的經驗心得,旨在進一步推動POCT規范化管理,為患者提供更高質高效的臨床診療服務。
何斌指出:“臨床對POCT的需求非常迫切。相對檢驗科的送檢,‘即時’的POCT對急需快速診斷的危重病急救患者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通過加強院內POCT質控水平、完善管理系統流程,不僅能緩解醫患矛盾,還能幫助克服醫院管理及發展的瓶頸。”
POCT高速發展
臨床應用面臨諸多問題
張衛星表示:“急診和重癥監護室(ICU)是最需要POCT的科室: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簡單的檢測、對最嚴重的癥狀、做最準確的判斷、給予最可能有效的 處理。在災難現場、急救車、直升飛機上都需要配置心肌標志物、血糖儀、電解質、血氣等POCT設備,以保證急危重患者在到達醫院前即可明確診斷,甚至指導 早期治療。”
《上海市急診、ICU質量建設標準》要求醫院必須配備POCT:作為搶救患者的必測項目,血氣檢測要求3分鐘內出具結果;肌鈣蛋白、心型利鈉肽15分鐘出 結果;CK-MB以及D-二聚體10分鐘出結果。另外,中國胸痛中心認證要求建立床旁快速檢驗手段,首次醫療接觸后20分鐘內完成肌鈣蛋白的快速檢測。
“近幾年來,POCT經歷了從無到有、再到高速發展的過程。而有些起步較晚的醫院盡管申請到POCT設備,但卻面臨檢測結果檢驗科不認、操作人員沒有檢驗 資質等問題,容易造成醫患矛盾。”張衛星指出,“目前很多醫院都面臨POCT發展瓶頸,質控意識不強,主要體現在儀器、耗材管理、質量控制管理、規范化報 告及電子病歷、報告發放資質、操作者的規范性及培訓以及與檢驗科報告的一致性等方面。”
將POCT納入醫院整體質量管理體系
衛生部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實施細則中明確要求所有POCT項目均應開展室內質控,并參加室間質評;定期對POCT結果進行對比,并明確對比的允許偏倚;對超出允許范圍的應及時進行校準和糾正,并要求有工作記錄。
王偉介紹道:“2015年我院正式發布POCT管理制度文件,由院長牽頭,在院內成立POCT管理委員會,抓住‘人員、儀器、質量、流程’四大管理核心目 標。”POCT管理委員會倡導跨科室團隊合作、資源共用,促進院內資源合理配置,規范人員培訓與資質認證,加強考核;規范POCT儀器申請使用流程,配備 高品質的檢驗設備,進行科學的耗材管理;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規范質控異常處理機制;制定全院一致的標準操作流程,加強監管;規范檢測報告:檢測結果 導入信息系統,直接出具電子病歷。
血糖POCT網絡化管理:
院內血糖監測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在各級醫院的檢驗設備中,以血糖檢測為例的床旁檢測發展尤為蓬勃。面對日益龐大的糖尿病患者群體、血糖檢測頻率高而手工錄入效率低、工作量大、過程煩瑣、 質控管理難等問題,鄒明華表示:“借用衛生經濟學對POCT及常規檢驗科模式進行分析比較,POCT可以加快急危重癥鑒別診斷的速度,幫助醫生及時制訂最 有效的治療方案,降低住院天數/死亡等事件的發生率,是極具成本效應的檢測模式。因為醫療行業對POCT的巨大需求,POCT檢測的儀器及品牌也在近年間 不斷涌現。以血糖儀為例,在同一家醫院內,血糖儀品牌五花八門,數據準確性及質控頻率、培訓力度等都參差不齊,由此帶來POCT管理難以規范,確實給醫 院、特別是檢驗科和設備管理部門帶來了很大的挑戰。為實現積極主動的POCT管理,各科室之間應切實加強溝通,積極宣傳POCT網絡化管理的必要性及重要 性,完善對室內質控與人員培訓的監督,選擇優質的檢測設備以最大化發揮POCT的價值,大大助力提升醫院的整體臨床診療水平。”
對此,劉敏分享了其開展血糖管理的實踐經驗:將室內、室間質控和人員培訓作為最重要的兩個環節,著力加強“人員培訓、管理權限、作業流程、報告文書”規范 化管理,將POCT納入醫院質控管理體系,統一制定操作手冊和管理手冊,每季度進行質控大檢查,每半年進行操作人員培訓,每一臺機器都要求有質控記錄、測 試時間及儀器校準、耗材批號等。未通過比對的科室會要求進行整改,涉及的設備也會禁止使用。通過質控體系的嚴格要求,醫院血糖儀的比對通過率很快提升到了 91.2%。除了圓滿完成一年兩次血糖儀和血氣分析儀對比工作,2016年還將把所有POCT項目納入院內質控。
與傳統的非聯網血糖儀不同,羅氏診斷ACCU-CHEK Inform II血糖儀(聯網血糖儀),通過羅氏診斷cobasR IT 1000實現POCT網絡化管理。ACCU-CHEK Inform II血糖儀僅需0.6μl血液,5秒鐘即可得到檢測結果,并通過無線網絡進行數據傳輸,結合cobasR IT 1000,可以輕松從便攜終端獲取數據,實現全院血糖管理水平實時監督,高低血糖風險提示,發現潛在問題,確保專家及時介入治療。同時,還可提供全面的月 質控圖與動態質控圖,幫助檢驗科管理全院POCT設備質控情況;對于過期的耗材和質控失效的機器,網絡后臺會設有自動提醒和攔截功能,實現對所有設備進行 校對。